在湖北武汉的物流圈,石总的冷链物流配送公司与福田欧航欧马可的合作,已悄然走过十余个春秋。从最初个体运输时的“试试看”,到如今百台规模车队的“全欧航欧马可阵容”,这家专业冷链配送企业的成长轨迹里,始终镌刻着与欧航欧马可的深度绑定。
近日,我们专访冷链物流公司石总,听他讲述与欧航欧马可并肩作战的冷链故事,探寻欧航欧马可如何凭借百万公里级可靠性与省油优势,成为冷链运输的“硬核支撑”,更成为企业信赖的“事业伙伴”。
冷链运输“生死时速”:车不能掉链子
“周黑鸭的货,保质期只有5-7天,黄金销售期更是只有3天。”石总一开口,就点出了冷链运输的核心痛点。从2014年公司成立,作为周黑鸭等快消食品的核心配送商,公司的日常就是“与时间赛跑”:中午从武汉工厂装车,当晚必须抵达湖南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西等地的仓库;而货物到仓后立刻对接冷链冷库,再由4.2米车型分拨至门店,确保次日早8点门店有货可卖。
“一天都不能耽误,一车都不能出问题。”石总强调,一旦车辆半路抛锚,不仅导致数十家门店断货,损失更是难以估量。而这样的高强度运输,车队车辆“全年无休,过年只歇一天”,一年跑30万公里是常态。
对冷链运输而言,“可靠”二字重千钧。周黑鸭等快消品的“鲜度战场”上尤其如此,而欧航欧马可的“零趴窝”纪录,正是冷链物流公司敢接“天天发车、夜夜赶路”硬单的底气。“我们的车三年半就跑满100万公里,发动机连螺丝都没动过!”谈及欧航欧马可的可靠性,石总语气中满是自豪,“十几年合作下来,欧航欧马可从未因故障耽误送货,百万公里车队更是已成常态。”
从“试试看”到“全车队”:欧航欧马可凭什么征服用户?
2011年,石总以个体司机身份购入首台欧马可7.6米冷链车型,如今石总的公司已发展为周黑鸭、中粮等品牌的全国冷链服务商,拥有上百台冷链运输车队规模,全部都是欧航欧马可的冷藏车。“不是我们选择欧航欧马可,是它用事实征服了我们。”石总坦言,“用品质说话的品牌,才是能共赴长远的战友。”
“当时就是想试试,没想到一用就离不开了。” 石总回忆,第一台购入的7.6米欧马可,搭载福康F3.8发动机,仅用3年半就跑满100万公里,“报废时发动机都没动过,换机油、滤芯就行,涡轮增压从不窜油、不冒烟——这在以前用其他品牌时,想都不敢想。”
而这样的“百万公里传奇”,在车队中并非个例。石总透露,至今已有数十台欧航欧马可的冷藏车跑过160-180万公里,“百万公里对欧马可来说,太平常了。” 他笑着补充,“要不是公司车辆到年限就按规定换新,跑到 200 万公里以上也是轻而易举。”
不仅如此,欧航欧马可还“省油”。“省油就是竞争力。冷链运输‘天天跑、趟趟算’,油耗直接影响成本”,石总透露,车队每月都会统计油耗,欧航欧马可的表现非常优秀。
以干线主力车型欧航9.6米大单桥为例,搭载福康4.5L发动机,装载量比7.6米车型多30%,但油耗仅略增一点,而对比同行同款路线,欧航欧马可的车每公里油费至少省几毛钱。“一年跑 30 万公里,光油费就能省出好几万。”石总算过一笔账,“百台车跑下来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”
更关键的是,欧航欧马可的“省油”并非以“牺牲动力”为代价。冷链车需同时驱动车辆行驶与制冷压缩机运转,对动力要求极高。石总提到,无论是欧马可4.2米城配车型搭载的福康2.8L 发动机,还是欧航9.6米干线车型的4.5L动力,都能轻松应对“负重 + 制冷”双重需求,“爬山路、赶时效,动力从不掉链子。”
15年信任:“用事实说话,欧航欧马可用数据证明一切”
在冷链运输这个对车辆性能要求“近乎苛刻”的领域,欧航欧马可之所以能成为冷链物流企业的“全车队选择”,核心在于其对冷链场景的“深度适配”与“硬核实力”。
第一,动力与制冷“双保障”:搭载的福康系列为冷链物流而设计的发动机,动力储备充足,既能满足车辆高速行驶需求,又能稳定驱动制冷压缩机运转,确保货箱温度全程达标。即使在山区、高温等极端环境下,也能避免因动力不足导致的制冷中断,这对周黑鸭等“鲜度敏感型”货物至关重要。第二,车身与冷链系统“严匹配”:欧航欧马可的车架、底盘经过专属强化设计,能稳定承载冷链机组的额外重量;同时,预留标准化制冷机组安装接口,减少改装对车辆性能的影响,确保“底盘 + 上装”协同高效。第三,服务与时效“无缝衔接”:冷链运输“停不起”,欧航欧马可依托全国超1100家服务网点,在热门城市或区域基本实现“30 分钟响应、2 小时到达、24 小时修复”的快速服务,即便在偏远路线也能及时支援。并且针对业务比较繁忙的客户,欧航欧马可还提供上门维保服务,助力卡友高效运营。第四,全生命周期成本 “更优解”:百万公里无大修降低维修成本,低油耗减少运营支出,加上车辆残值率高,综合下来“每公里成本更低”。对规模化企业而言,长期使用能省下一笔“可观的利润”。
如今,石总的物流公司业务已从武汉辐射至全国,合作客户扩展到中粮、美团等大型企业。车队覆盖4.2 米、7.6 米、9.6 米等车型,从武汉到长沙、郑州的干线运输,到城市内门店配送,全部由欧航欧马可“担当”。其中欧航9.6米大单桥因“装载量大、过路费低、油耗省”成为干线运输主力,而欧马可4.2 米车型则适配城市配送。
而从 2011 年第一台欧马可,到如今全车队“清一色”欧航欧马可冷藏车,石总坚定选择的逻辑很简单:“我不管品牌多响亮,能帮我赚钱、不出错,就是好车。”“以后肯定还会继续买欧航欧马可的车,”石总笑着说,“15年了,它用事实证明了自己,我们信得过。”
无疑,对冷链运输而言,“可靠”是底线,“高效节能”是竞争力。在冷链运输这场与时间和成本的赛跑中,企业与欧航欧马可用长期合作证明:真正的降本增效,源于每一升油的精打细算,源于每一公里的极致可靠。正如石总所言:“能陪你跑完百万公里的伙伴,值得托付下一个百万。” 这,也是欧马可在冷链市场站稳脚跟的核心密码。
欢迎转载,请注明来源:汽车氪 » 从“试试看”到“全车队”冷链运输车辆——欧航欧马可凭什么征服武汉冷链物流用户?